1、骨折伤员有开放性伤口的,应剪开或撕开受伤部位的衣物,暴露伤口,进行伤肢的固定、包扎。固定后应暴露________,以便观察。

A、关节

B、手掌

C、脚掌

D、手指、脚趾

答案:D

解释:骨折伤员有开放性伤口的,应剪开或撕开受伤部位的衣物,暴露伤口,进行伤肢的固定、包扎。固定后应暴露手指、脚趾的目的是检查甲床血液循环。

2、出租汽车驾驶员发现乘客遗留物品,若找不到失主,可自行处理。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释:《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第三章第三节:服务流程可知,乘客离开后,驾驶员应巡视车厢,将废弃物装入垃圾袋。若发现乘客遗留物品,应设法及时归还失主。若一时无法找到失主,应按规定及时上交处理,不得私自留用、索要酬金,甚至敲诈乘客。

3、驾驶出租汽车驶入隧道时,驾驶员应该________。

A、注意限高、限速标志

B、选择绿色箭头信号灯指示的车道行驶

C、打开车窗通风

D、提前开启前照灯

答案:ABD

解释:《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第四章第一节:安全运营基本要求可知,进入隧道、涵洞内严格遵守限速规定,选择安全的行驶路线,尽量利用发动机的牵阻作用控制车速或减速。

4、汽车挂挡困难,有撞击声;挂挡后不抬离合器踏板,汽车即行走或使发动机熄火,此故障是离合器________。

A、分离不彻底

B、打滑

C、异响

D、发抖

答案:A

解释:《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第六章第三节:出租汽车常见故障处理可知,离合器分离不彻底的故障现象:当汽车起步时,将离合器踏板踏到底仍感挂档困难,虽强行挂入,但不放松离合器踏板汽车就会向前移动或造成发动机熄火。变速时挂档困难或挂不进挡,并从变速器端发出齿轮撞击声。

5、空气阻力与车速平方成正比,以100公里/小时速度行驶的汽车,发动机输出功率的________被用于克服空气阻力。

A、30%

B、40%

C、60%

D、80%

答案:D

解释:《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第七章第一节:影响节能驾驶的主要因素可知,空气阻力与车速平方成正比,据测试,一辆以100公里/小时速度行驶的汽车,发动机输出功率的80%被用于克服空气阻力、合理地控制车速,减少空气阻力,是节约燃料的重要手段。

6、离合器打滑表现是当汽车起步时,完全放松离合器踏板,发动机动力不能完全传至变速器主动轴,使汽车动力下降,起步困难。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第六章第三节:出租汽车常见故障处理可知,离合器打滑表现是当汽车起步时,完全放松离合器踏板,发动机动力不能传至变速器主动轴,使汽车动力下降,起步困难;汽车加速时,车速不能随发动机转速的提高而提高及行驶无力;当重载时,打滑较明显,严重时会从离合器内散发出焦臭味。

7、涉水驾驶要保持车速均匀有足够动力,避免停留。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若是动力不够,很有可能在水中停下来,停下来之后很容易熄火。因此本题正确。

8、出租汽车驾驶员未经乘客同意,故意绕道的,扣除出租汽车驾驶员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分值计分5分。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第十章第二节:出租汽车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可知,出租汽车驾驶员未经乘客同意,故意绕道的,扣除出租汽车驾驶员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分值计分5分。

9、驾驶员未取得驾驶资格发生交通事故的,保险公司应承担赔偿责任。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释:驾驶员未取得驾驶资格,保险公司应当在第三者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承担理赔责任。

10、事故现场发现伤员出现休克时,驾驶员应该________。

A、伤员保持平卧

B、将伤员下肢略抬高

C、低温过低时进行保暖

D、保持呼吸畅通头偏向一侧

答案:ABCD

解释:《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第八章第二节:乘客突发疾病处置可知,昏迷、休克伤病员保持平卧,下肢略抬高,保持呼吸道畅通,头部应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分泌物误吸入呼吸道。

11、混合动力汽车是指同时装备两种动力来源:热动力源与________的汽车。

A、磁动力源

B、电动力源

C、风动力源

D、重力源

答案:B

解释:《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第六章第二节:出租汽车使用技术可知,混合动力汽车是指同时装备两种动力来源----热动力源与点动力源的汽车。

12、心肺复苏时胸处挤压频率为________次/min。

A、70

B、80

C、90

D、100

答案:D

解释:根据急救知识可知:心肺复苏时胸处挤压频率为100次/min。

13、行驶到公交车站时,由于上下车的乘客经常会突然横穿道路,应该让过往的乘客先行,必要时停车等待。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根据安全文明行车知识可知,行驶到公交车站时,由于上下车的乘客经常会突然横穿道路,应该让过往的乘客先行,必要时停车等待。

14、出租汽车驾驶员在运营过程中行驶路线和乘客发生分歧时,在不违反有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驾驶员应该________。

A、让乘客下车

B、按乘客意见行驶

C、按自己意见行驶

D、向出租汽车企业求助

答案:B

解释:《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第三章第三节:服务流程可知,乘客上车坐好后,驾驶员要问清乘客目的地,按乘客意愿选择合适路线,不得绕路。

15、驾驶员不按规定着装,仪容仪表不整的,其信誉考核记分扣____分。

A、1

B、3

C、5

D、10

答案:B

解释:《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第十章第二节:出租汽车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可知,出租汽车驾驶员运营过程中不按规定着装,仪容仪表不整的,扣除出租汽车驾驶员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分值计分3分。

16、出租汽车驾驶员在运营过程中无正当理由拒载的,出租汽车驾驶员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分值________。

A、扣20分

B、扣10分

C、扣5分

D、扣3分

答案:B

解释:《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第十章第二节:出租汽车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可知,出租汽车驾驶员在运营过程中无正当理由拒载的,出租汽车驾驶员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分值扣10分。

17、驾驶出租汽车在城乡结合部通过路口时,要减速礼让,提防危险情况。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城乡结合部不乱过往的车辆和行人比较多,通过时要提前减速。驾驶员要常用喇叭提示其他交通参与者,时刻关注其动向,做好避让准备。城乡结合部的道路交通设施建设比较落后,有些地方十字路口没有交通信号灯,交通警力也比较薄弱,驾驶员应尽量礼让行驶,保证交通的畅通和安全。城乡结合部有施工情况时,驾驶员应降低车速,并时刻观察路面是否有散落的沙石,防止车辆侧滑;同时,注意其他施工车辆。

18、________和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稳定的两种重要手段。

A、帮扶

B、教育

C、制度

D、道德

答案:D

解释:《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第二章第一节: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可知,道德和法律均属于社会上层建筑,是调整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重要行为规范,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成为维护社会秩序稳定的两种重要手段。

19、高温天气行驶,车辆轮胎温度高,行驶中易发生爆胎。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环境气温过高,再加上长期使用的轮胎发生老化、损坏、胎压过高过低等一系列的原因,很容易导致车辆发生爆胎的现象。

20、出租车驾驶员一个考核周期届满,经签注服务质量信誉考核等级后,该考核周期内的扣分与加分予以清除,不转入下一个考核周期。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第十章第二节:出租汽车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可知,出租汽车驾驶员一个考核周期届满,经签注服务质量信誉考核等级后,该考核周期内的扣分与加分予以清除,不转入下一个考核周期。

相关内容 陇南2025最新网约车模拟考试 黔西南网约车模拟考试网址 福建网约车考试题库及答案 内蒙古网约车司机证考试内容 内江网络预约出租车资格证考试 呼和浩特网约车资格证考试技巧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