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事故中造成这个驾驶人致命伤害的原因是什么?
A、没有系安全带
B、离转向盘距离过近
C、没有握紧转向盘
D、安全气囊没有打开
答案:A
分析:有图可看出是驾驶员在冲撞下向前扑出,因为没有安全带的保护,才会致使驾驶员向前倾,因此本题选A。
2、动画2中有几种违法行为?
A、一种违法行为
B、二种违法行为
C、三种违法行为
D、四种违法行为
答案:B
分析:有2种违法行为:1、打电话;2、堵车时占用公交车道通行!
3、路中心黄色双实线指示可以暂时越过超车。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分析:中心黄色双实线表示严格禁止车辆跨线超车或压线行驶,属禁止标线。用以划分上下行方向各有两条或两条以上机动车道而没有设置中央分隔带的道路。除交叉路口或允许车辆左转变(或回转)路段外,均应连续设置。
4、路口两侧导流线表示直行或右转弯不得压线或越线行驶。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分析:题中的所说的不得压线是说的不能压实线,虚线当然是可以压的。
5、如图,路口导向线用于辅助车辆转弯行驶。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分析:看到路中间的白色虚线没,为路口导向线用于辅助车辆转弯行驶。
6、驾驶机动车遇到这种情况要迅速向左变更车道。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分析:由图可知,左侧后方有来车,所以为了避免发生碰撞及影响其他车辆正常通行,因此就算要变更车道也应该等后车通过后再变更。正确的做法是,提前开启转向灯,确保左侧车道后方没有车辆临近时向左变更车道。因此本题错误。
7、易燃液体一旦发生火灾,要及时用水扑救。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分析:着火时,人们往往立即想到的是用水来灭,但有些火灾却是不能用水来扑救的。如果易燃液体密度比水小,就不应该用水,因为易燃液体会浮在水面继续燃烧。所以本题错误。
8、如图所示,驾驶机动车遇到前方车辆正在停车时,以下做法正确的是什么?
A、提前减速并停车等待
B、借对向车道超越前车
C、鸣喇叭催促前车让路
D、继续行驶,靠近前车
答案:A
分析:驾驶机动车遇到前方车辆正在停车时,需要提前减速并停车等待,等前车走后方可再过。
9、路缘石上的黄色实线指示路边允许临时停放车辆。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分析:黄色虚线是允许临时,全黄的就禁止了。
10、驾驶机动车在这种情况下怎样汇入主路车流?
A、加速直接汇入车流
B、从主路内灰色车后汇入车流
C、从主路内红色车前汇入车流
D、开启转向灯直接汇入车流
答案:B
分析:当开到路口时,灰色车已经开到前方了,所以只能减速缓慢并看情况在灰色车后汇入车流。
11、驾驶机动车驶入居民小区时,为了警告出入口处车辆及行人应连续鸣喇叭。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分析:驾驶机动车驶入居民小区时,应注意减速慢行,减少鸣喇叭。
12、如图所示,驾驶机动车看到路边有这种标志时,表示前方接近学校区域,因此要提前减速注意观察。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分析:说法没问题,路边标志上有小孩子背着书包在跑。
13、驾驶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能见度小于50米时,只要车速不超过20公里/小时,可以不驶离高速公路。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分析:在高速公路上,能见度小于50米时,开启雾灯、近光灯、示廓灯、前后位灯和危险报警闪光灯,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20公里,并从最近的出口尽快驶离高速公路。
14、路两侧的标志提示前方道路线形变化。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分析:驾驶人员在一条不熟悉的道路上行驶,不可能知道行驶前方存在有潜在的危险。警告标志的作用就是及时地提醒驾驶人员前方道路线形和道路状况的变化,在到达危险点以前有充分时间采取必要行动,确保行驶安全。
15、夜间行车,后方车辆提示超车,前方遇到这种情况不能盲目让超。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分析:让超车时是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减速靠右行,而图中的情况则是前方有行人及非机动车,因此不能盲目让超。所以本题正确。
16、发现前方机动车停车排队缓慢行驶时,属于交通陋习的是什么行为?
A、加塞抢行
B、不强行超车
C、停车或依次行驶
D、不占用非机动车道行驶
答案:A
分析:加塞抢行只会让交通更拥堵,因此本题选A。
17、在正常行车中,尽量靠近中心线或压线行驶,不给对向机动车留有侵占行驶路线的机会。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分析:首先压线就错了,然后要和谐礼让嘛。
18、右侧标志提醒前方道路正在施工。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分析:施工标志-用以告示前方道路施工,车辆应减速慢行或绕道行驶。
19、在这种情况下怎样会车最安全?
A、靠中心线行驶
B、开前照灯行驶
C、向路右侧避让
D、向车左侧避让
答案:C
分析:遇到前方车辆越线占道的,应当靠右侧行驶,避免发生碰撞,因此本题选C。
20、交通警察发出这种手势信号可以直行通过。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分析:先看交警的脸对着谁,这个手势是左转弯。对你来说就是停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