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机动车在道路上发生故障,需要停车排除时,驾驶人应该怎么办?
A、就地停车排除故障
B、开启近光灯或雾灯
C、将车停到不妨碍交通的地方
D、将车停在道路中间
答案:C
解释:需要停车排除就说明不是车胎抱死,车还是可以开的,所以要开到不防碍交通的地方。
2、驾驶机动车在山区道路怎样跟车行驶?
A、紧随前车之后
B、加大安全距离
C、减小纵向间距
D、尽快超越前车
答案:B
解释:山区道路复杂多变,因此跟车时要非常注意,需加大安全距离。
3、驾驶机动车遇到骑自行车人占道影响通行时,可连续鸣喇叭加速从其左侧绕行。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释:遇到这种情况应当减速慢行,必要时避让。因此本题错误。
4、这个标志是何含义?
A、解除禁止借道
B、解除禁止变道
C、准许变道行驶
D、解除禁止超车
答案:D
解释:解除禁止超车:表示禁止超车路段结束。此标志设在禁止超车的终点。
5、驾驶摩托车前必须戴好安全头盔,调整后视镜的角度至能够看清左右两侧后方情况。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都是出于安全考虑。
6、摩托车涉水后,制动器的制动效果不会改变。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释:摩托车经过积水道路后,后制动效果逐渐变差,此时极易发生事故,直接影响到行车安全。
7、违反交通信号灯通行的一次记6分。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公安部令第123号》附件2,驾驶机动车违反道路交通信号灯通行的,一次记6分 。
8、这个标志是何含义?
A、堤坝路
B、上陡坡
C、连续上坡
D、下陡坡
答案:B
解释:上陡坡:用以提醒车辆驾驶人小心驾驶。
9、驾驶机动车在雨天临时停车注意什么?
A、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
B、开启前后雾灯
C、开启近光灯
D、在车后设置警告标志
答案:A
解释:下雨天开车视野不清,因此若要临时停车,应当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提醒其他车辆注意。另外三个选项,没有警示作用。
10、这个标志是何含义?
A、禁止驶入
B、禁止通行
C、减速行驶
D、限时进入
答案:B
解释:此标志表示禁止通行,禁止一切车辆和行人通行。
11、驾驶机动车在冰雪路面怎样跟车行驶?
A、保持较大的安全距离
B、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
C、不断变换前照灯远近光
D、适时鸣喇叭提示前车
答案:A
解释:冰雪路面易滑,因此在跟车时要加大跟车距离。
12、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需要收集证据的事故车,交通警察可以依法扣留。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第二十五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扣留车辆: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因收集证据需要的,可以依法扣留事故车辆。
13、机动车在夜间通过没有交通信号灯控制的交叉路口时,要怎样使用灯光?
A、使用远光灯
B、使用近光灯
C、使用危险报警闪光灯
D、交替使用远近光灯示意
答案:D
解释:《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九条:机动车在夜间通过急弯、坡路、拱桥、人行横道或者没有交通信号灯控制的路口时,应当交替使用远近光灯示意。
14、驾驶机动车在雾天行车要开启雾灯。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五十八条:机动车在夜间没有路灯、照明不良或者遇有雾、雨、雪、沙尘、冰雹等低能见度情况下行驶时,应当开启前照灯、示廓灯和后位灯,但同方向行驶的后车与前车近距离行驶时,不得使用远光灯。机动车雾天行驶应当开启雾灯和危险报警闪光灯。
15、驾驶机动车通过急弯路时,最高速度不能超过多少?
A、20公里/小时
B、30公里/小时
C、40公里/小时
D、50公里/小时
答案:B
解释:《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四十六条: 机动车行驶中遇到进出非机动车道,通过铁路道口、急弯路、窄路、窄桥时最高行驶速度不得超过每小时30公里。
16、驾驶人的驾驶证损毁后不得驾驶机动车。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八条:机动车驾驶人在机动车驾驶证丢失、损毁、超过有效期或者被依法扣留、暂扣期间以及记分达到12分的,不得驾驶机动车。
17、冰雪道路行车,由于积雪对光线的反射,极易造成驾驶人眩目。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因为太阳光通过冰的折射到人的眼睛里,冰在太阳光下就好像一面镜子。
18、距离交叉路口50米以内的路段不能停车。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三条:交叉路口、铁路道口、急弯路、宽度不足4米的窄路、桥梁、陡坡、隧道以及距离上述地点50米以内的路段,不得停车。
19、行车中遇到正在进行作业的道路养护车辆、工程作业车时要注意避让。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他在为人民服务,我们还是要让一让的。
20、机动车涉水后,驾驶人要间断轻踩制动踏板,以恢复制动效能。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通过积水路面时,会进水,若持续轻踏制动踏板,磨擦后会产生污物,粘附在轮毂内后会影响制动效果。 因此本题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