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右侧标志提醒前方200米是堤坝道路。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前方200米是堤坝路-用以提醒车辆驾驶人小心驾驶,设在沿水库、湖泊、河流等堤坝道路以前适当位置。
2、冰雪道路行车,由于积雪对光线的反射,极易造成驾驶人炫目。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因为太阳光通过冰的折射到人的眼睛里,冰在太阳光下就好像一面镜子。
3、驾驶机动车遇到这样的行人怎样行驶?
A、从其前方绕过
B、从其身后绕行
C、鸣喇叭提醒
D、主动停车礼让
答案:D
解释:礼让行人,尤其是残疾人
4、如动画所示,驾驶机动车遇到这种情况要如何处置?
A、减速或停车让行
B、鸣喇叭示意其让道
C、抢在行人之前通过
D、立即变道绕过行人
答案:A
解释:由动画可知,前方有行人横穿道路,此时应当注意避让,采取减速的方式,必要时停车让行。因此本题选A。
5、机动车停车的错误做法是什么?
A、应当在规定地点停放
B、禁止在人行道上停放
C、在道路上临时停车时,不得妨碍其他机动车和行人通行
D、可以停放在非机动车道上
答案:D
解释:注意本题考的是错误的做法,机动车不能停放在非机动车道上,因此本题选D。
6、烧伤伤员口渴时,可喝少量的淡盐水。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烧伤有创面,会损失体液,淡盐水可补充体液。至于为啥淡盐水可补充体液,因为人的体液本来也含盐,淡盐水可迅速补充。
7、驾驶机动车遇紧急事务,可以边开车边接打电话。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释:开车不打电话
8、驾驶机动车在这种道路上超车可借对向车道行驶。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释:黄色单实线是不能越线超车的,因此本题错误。
9、驾驶机动车通过这种傍山险路要靠左侧行驶。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释:车辆在道路上行驶应靠右侧行驶,如图这种行为是占道行驶,若是对向有来车,很容易发生事故。因此本题错误。
10、右侧标志警告前方路面两侧变窄长度5公里。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两侧变窄-用以警告车辆驾驶人注意前方车行道或路面狭窄情况,遇有来车应予减速避让。设在双车道路面宽度缩减为6 m以下的路段起点前方。
11、驾驶机动车看到这样的儿童怎样行驶?
A、紧跟在后面行驶
B、从左侧加速让过
C、鸣喇叭示间让道
D、减速或停车避让
答案:D
解释:遇到这样的情况要减速慢行,必要时停车避让,以免孩子从滑板上掉下来或是移动位置。因此本题选D。
12、驾驶机动车遇到这种情况的人行横道怎样通过?
A、减速通过
B、加速通过
C、鸣喇叭通过
D、紧急制动
答案:A
解释:由图可知,这是一个既没有交通信号灯也没有交警指挥的交叉路口,因此通过时一定要减速慢行,并注意观察周围情况,因此本题选A。
13、在事故现场抢救伤员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A、先治伤,后救命
B、先救命,后治伤
C、先帮助轻伤员
D、后救助重伤员
答案:B
解释:必须先救人,否则很有可能因为送医不及时而造成伤者死亡。而受伤的人员没有生命危险,可以暂缓一下。因此选B。
14、右侧标志提醒前方路段有塌方禁止通行。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释:注意危险-用以促使车辆驾驶员谨慎慢行。
15、右侧标志提醒前方200米有村庄。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上边是村庄-用以提醒车辆驾驶人小心驾驶。设在紧靠村庄、集镇且视线不良的路段以前适当位置。 下边200米是距离。
16、大风天行车需要注意什么?
A、注意车辆的横向移动
B、尽量减少超车
C、减量避免制动
D、关紧车窗
答案:ACD
解释:尽量减少超车,没有说明是直线超车还是变道超车,应该理解为直线超车,如果是直线超车,不受横风影响。
17、机动车在高速公路行驶,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可在应急车道停车上下人员
B、可在紧急停车带停车装卸货物
C、可在减速或加速道上超车,停车
D、非紧急情况时不得在应急车道行驶或停车
答案:D
解释:在高速公路上,除了遇到障碍、发生故障等必须停车的情况外,不准随意停车、停车上下人员或者装卸货物,也不准掉头、转弯、逆行、倒车。
18、机动车在高速公路匝道提速到每小时60公里以上时,可直接驶入行车道。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释:错误的关键在于“直接”两个字,正确的做法是应该先打开左转向灯,再在不防碍已在高速公路内的机动车正常行驶的情况下驶入车道。
19、如图所示,造成事故的原因是货车遗洒货物,货车负全部责任。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造成该事故的原因是货车上货物固定不牢,货物遗洒导致后面的机动车事故,货车应负全部责任
20、采用指压止血法为动脉出血伤员止血时,拇指压住伤口的什么位置?
A、近心端动脉
B、血管下方动脉
C、远心端动脉
D、血管中部
答案:A
解释:近心端就是靠近心脏方向的一端。动脉血管中血液的流动依靠心脏搏动来完成,如果动脉血管出血,压迫近心端血管就可以降低心脏对血液的传递,达到减少出血的目的。因此本题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