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驾驶机动车遇到成群青少年绕过路边停放的机动车时,要主动减速让行。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遇到这种情况,要随时注意出现发生突发状况,因此要减速让行,以免发生意外。所以本题正确。
2、驾驶机动车通过短而陡的上坡坡道时,采用加速冲坡的方法,在接近坡顶时应提前松开加速踏板,利用惯性冲过坡顶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不要临到坡前才加速冲坡,而应先对坡度的大小,长短作出适当估计,提前加速,充分利用汽车的惯性冲坡,做到“高速档不硬撑,低速档不硬冲”,以利节油。
3、如图所示,驾驶机动车在这样的路段遇前方两车交会应及时减速。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这种路窄的山路会车时应减速,所以本题说法正确。
4、驾驶机动车不能快速通过这种情况的铁路道口。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一停,二看,三通过
5、驾驶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发生故障时,车上人员应当迅速转移到故障车前方躲避。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释:驾驶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发生故障时,应逐渐向右变更车道在紧急停车带停车。车上人员应当迅速转移到应急车道躲避,同时驾驶员应立刻报警处理。
6、右侧标志提示哪种车型不能通行?
A、大型货车
B、大型客车
C、各种机动车
D、小型客货车
答案:C
解释:禁止机动车通行:表示禁止某种机动车通行。此标志设在禁止机动车通行的路段入口处。
7、看到这种手势信号怎样行驶?
A、直行通过路口
B、靠路边停车
C、进入左弯待转区
D、在路口向右转弯
答案:D
解释:交警的面部对着哪个方向就是在指挥哪个方向的车,伸右手向左拐弯,伸左手向右拐弯
8、前方标志告知各个路口出口方向的信息。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前方标志告知各个路口出口方向的信息,此题正确。
9、受伤者在车内无法自行下车时,可设法将其从车内移出,尽量避免二次受伤。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如题,受伤者既然无法自行下车,那肯定说明是行动不便的,若不设法将伤者从车内转移出来,万一车子发生什么状况,受伤者可能都无法及时躲避,这样很容易造成更大的伤害。因此这题是正确的。
10、夜间驾驶汽车通过十字交叉路口交替使用远近光灯的目的是什么?
A、使其他交通参与者更容易发现自己
B、更容易看清路面情况
C、提醒其他车辆我在让行
D、以上说法都不对
答案:A
解释:交替使用远近光灯就是提醒的作用。
11、驾驶机动车在这个位置怎样安全通过?
A、加速从行人前通过
B、从行人后绕行通过
C、减速、鸣喇叭示意
D、停车等待行人通过
答案:D
解释:还是安全为本,礼让为先等待行人通过
12、右侧标志表示会车时对向车先行。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释:此图是会车先行的意思,记住哥一句话,谁粗谁先行。
13、出车前检查刮水器时,应尽量在干燥状态下进行。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释:不能在干燥状态下,摩擦力度太大,那样刮水器容易坏。
14、汽车的专用备胎可作为正常轮胎长期使用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释:专用备胎略小于正常轮胎,只适合作临时驾车使用。
15、驾驶机动车在这种道路上从前车右侧超越最安全。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释:超车要从左侧超车,根据如图的情况来看,还是放弃超车比较好。因此本题错误。
16、如图所示,只要没有警察在场就可以在此地点停车。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释:路边有禁止长时停车、禁止临时停车的标志,因此不能停车,停的车都属违停。
17、驾驶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遇有雾、雨、雪、沙尘、冰雹等低能见度气象条件下,能见度在100米以下时,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多少公里,与同车道前车至少保持多少米的距离?
A、50,30
B、40,40
C、50,40
D、40,50
答案:D
解释:能见度小于200米时,开启雾灯、近光灯、示廓灯和前后位灯,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60公里,与同车道前车保持100米以上的距离;能见度小于100米时,开启雾灯、近光灯、示廓灯、前后位灯和危险报警闪光灯,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40公里,与同车道前车保持50米以上的距离;能见度小于50米时,开启雾灯、近光灯、示廓灯、前后位灯和危险报警闪光灯,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20公里,并从最近的出口尽快驶离高速公路。
18、车辆长时间停放时,应选择停车场停车。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路边只能临时停车,要长时间停车,应该选择停车场。以免妨碍其他车辆通行。
19、夜间驾驶机动车超车遇前车不让路时怎样处理?
A、连续鸣喇叭提示
B、开远光灯尾随行驶
C、保持距离等待让行
D、连续变换远近灯光
答案:C
解释:遇到前车不让路时,只能等到前车让路了才能超车,否则容易发生危险,因此本题选C。
20、驾驶汽车在山区上这种陡坡道转弯时怎样行驶?
A、转弯前减速
B、靠右侧行驶
C、鸣喇叭提示
D、转弯时加挡
答案:ABC
解释:转弯时要匀速或者减速,安全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