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所示,在这种情况下,A车应该让路口内的B车先行。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环岛行驶车辆应让行出岛车辆,因此A车应让B车先行。
2、驾驶机动车遇到这种道路要提前减档减速,利用发动机制动控制速度。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看右侧的标志,此处为下陡坡,故要减速慢行,但是不能空挡滑行,所以要利用发动机制动控制速度。
3、驾驶机动车行经两侧有非机动车行驶且有积水的路面时,应怎样做?
A、减速慢行
B、正常行驶
C、加速通过
D、连续鸣喇叭
答案:A
解释:减速慢行,以避免将水溅到路人身上。
4、该车道路面导向箭头指示前方道路仅可直行。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该车道路面导向箭头指示前方道路仅可直行。
5、驾驶机动车行经此路段多少米内不得停车?
A、30米
B、50米
C、80米
D、100米
答案:B
解释:根据交通法,机动车在道路上临时停车,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在设有禁停标志、标线的路段,在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人行道之间设有隔离设施的路段以及人行横道、施工地段,不得停车;(二)交叉路口、铁路道口、急弯路、宽度不足4米的窄路、桥梁、陡坡、隧道以及距离上述地点50米以内的路段,不得停车;(三)公共汽车站、急救站、加油站、消防栓或者消防队(站)门前以及距离上述地点30米以内的路段,除使用上述设施的以外,不得停车;(四)车辆停稳前不得开车门和上下人员,开关车门不得妨碍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行。
6、右侧标志提示前方200米是车距确认路段。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路面上的白色折线是车距确认线,此题正确。
7、在泥泞路上制动时,车轮易发生侧滑或甩尾,导致交通事故。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泥泞道路,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较小,吸附力较低,制动时,就比较容易发生侧滑或者甩尾。
8、如图所示,该货运车辆驶出高速公路的方法是正确的。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释:驶出高速公路需要在白色虚线处进入匝道,图中的货运车辆明显压到了白色实线,所以是错误的。
9、泥泞路对安全行车的影响是车轮极易空转和侧滑。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因为泥泞路面很易滑,因此车轮容易空转或是侧滑,因此本题正确。
10、在山区道路行驶时,驾驶人要注意什么?
A、保持与前车安全距离
B、避免转弯时占道行驶
C、上陡坡前换低速挡
D、下长坡时,充分利用发动机制动
答案:ABCD
解释:四个选项都是在山区道路安全驾驶的注意事项,因此本题选1234。
11、驾驶车辆汇入车流时,按照防御性驾驶技术要求,要环回视野、留有余地,应提前开启转向灯,保持直线行驶,通过后视镜观察左右情况,确认安全后汇入合流。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保证安全后才能汇入车流
12、在正常行车中,尽量靠近中心线或压线行驶,不给对向机动车留有侵占行驶路线的机会。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释:首先压线就错了,然后要和谐礼让嘛。
13、驾驶机动车遇到这种情况的人行横道线可以加速通过。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释:遇到前方有人行横道应减速慢行,接近时停车让行。而由图中更可知有行人即将穿过,因此本题错误。
14、当您遇到以下车辆时,需要礼让的是什么?
A、救护车
B、消防车
C、警车
D、校车
答案:ABCD
解释:这些都是特殊车辆,让行吧。
15、行车中对出现这种行为的人不能礼让。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释:虽然行人的这种行为是不可取的,但驾驶人还是要予以让行,因此本题错误。
16、下长坡控制车速最安全的方法是什么?
A、挂入空挡滑行
B、蹋下离合器滑行
C、利用发发动机制动
D、持续踏制动踏板
答案:C
解释:动机制动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由于差速器的作用,可将制动力矩平均地分配在左右车轮上,减少侧滑、甩尾的可能性;二是有效地减少脚制动的使用频率,避免因长时间使用制动器,导致制动器摩擦片的温度升高,使制动力下降,甚至失去作用;三是车速始终被限定在一定范围内,有利于及时降速或停车,确保行车安全。因此本题选C。
17、关于停车,以下做法错误的是什么?
A、在交叉路口停车
B、在铁路道口停车
C、在铁路道口停车
D、在停车场停车
答案:ABC
解释:可以在停车场停车,其他所说的地方都不能停车。
18、按照下图红框内的标志,机动车应当在B区域内行驶。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释:B区域是非机动车道,你看那有个非机动车(自行车图案的是非机动车哦)标志。
19、驾驶机动车在该处不影响行人正常通行的情况下可以掉头。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释:由图可知是黄色双实线,且本车道为直行车道,有禁止左转的标志,因此不能掉头,所以本题错误。
20、驾驶机动车进入居民小区不能超过限速标志限定的速度行驶。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由图可知,进入此小区车速限制在5公里/小时,也就是说不能超过5公里/小时,因此本题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