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所示,驾驶机动车遇到这种情况,可以借对向车道超越前车。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释:图中所示为弯道,且为黄实线,不可借道超车。
2、驾驶机动车进入居民小区不能超过限速标志限定的速度行驶。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由图可知,进入此小区车速限制在5公里/小时,也就是说不能超过5公里/小时,因此本题正确。
3、驾驶机动车在这个路口允许掉头。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释:由图可知此为直行车道,因此在这个路口不能掉头。所以本题错误。
4、右侧标志表示前方路口不准车辆右转。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禁止向右转弯-表示前方路口禁止一切车辆向右转弯。此标志设在禁止向右转弯的路口前适当位置。
5、动画7中有几种违法行为?
A、一种违法行为
B、二种违法行为
C、三种违法行为
D、四种违法行为
答案:B
解释:有2种违法行为:1、遮挡号牌;2、违反禁止左转弯标志!
6、驾驶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长时间行驶时,为了防止瞌睡,可以通过超车或迅速变道提神。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释:首先驾驶机动车不允许疲劳驾驶,其次在高速公路上进行超车或变道需要观察,安全驾驶。
7、遇前方路段车道减少,车辆行驶缓慢,为保证安全有序应该怎样做?
A、穿插到前方排队车辆中通过
B、依次交替通行
C、加速从前车左右超越
D、借对向车道迅速通过
答案:B
解释:只有A是安全的,其他选项都存在危险因素。
8、驾驶机动车怎样通过这个铁路道口?
A、换入空挡,滑行通过
B、一停、二看、三通过
C、加速、观察、快通过
D、减速、观察、慢通过
答案:B
解释:由图可知,前方是既没有交通信号灯也没有管理人员看守的铁路道口,在这样的情况下若想要通过,就要一停二看三通过,以确保安全。因此本题选B。
9、驾驶汽车不系安全带在遇紧急制动或发生碰撞时可能会发生哪些危险?
A、撞击风窗玻璃
B、减少人员伤亡
C、被甩出车外
D、造成胸部损伤
答案:ACD
解释:不系安全带非常危险会增加伤亡。
10、驾驶机动车在山区路段超车时,以下做法正确的是什么?
A、提前开启左转向灯
B、提前鸣喇叭
C、确认前车让超后超越
D、直接加速超越
答案:ABC
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第五十条:机动车超车,必须遵守下列规定:行经交叉路口、人行横道、漫水路、漫水桥等,不准超车。驾驶机动车在山区路段超车时,需要注意:提前开启左转向灯;提前鸣喇叭;确认前车让超后超越。
11、前方标志预告距离下一出口4公里。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下一个出口预告:预告下一出口距离。
12、在这种气象条件下起步要注意哪些方面?
A、开启远光灯
B、开启前后雾灯
C、只能开启左转向灯
D、长时间鸣喇叭
答案:B
解释:前面都有雾了,那不开雾灯开什么灯?
13、动画4中有几种违法行为?
A、一种违法行为
B、二种违法行为
C、三种违法行为
D、四种违法行为
答案:C
解释:有3种违法行为:1、遮挡号牌;2、闯红灯;3、不按导向箭头行驶!
14、跟车行驶时,要留有足够的安全距离,是因为什么?
A、遇到紧急情况时,能有足够的避让空间
B、跟车越近,越不容易掌握前车前方的情况
C、防止因前车尾灯损坏,不能及时发现前车制动
D、跟车太近,容易发生追尾
答案:ABCD
解释:以上所有选项都是正确选项。
15、高速公路行车发生火灾时,要将机动车驶进服务区或停车场灭火。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释:服务区的车辆多,而且还有加油站,若是这样做会将损失扩大,因此不能这么做,正确的做法是将车停到紧急停车带内予以灭火,若是火势太大,就赶紧逃开吧。。。
16、驾驶机动车在这种情况下注意什么?
A、行人从车后穿出
B、行人从车前穿出
C、公交车突然倒车
D、公交车突然起步
答案:B
解释:由图可知,公交车前方有一名撑伞的女士,因此要考虑到可能这名女士会横穿,所以本题选B。
17、抢救昏迷失去知觉的伤员需注意什么?
A、马上实施心肺复苏
B、使劲掐伤员的人中
C、连续拍打伤员面部
D、抢救前先检查呼吸
答案:D
解释:选D是因为抢救前要先确认伤员的生命体征,只有确认了之后才能做出适当的抢救措施。因此本题选D。
18、驾驶汽车进入双向通行的隧道时应注意什么?
A、开启近光灯
B、靠右侧行驶
C、开启远光灯
D、注意对向来车
答案:ABD
解释:隧道内禁止开远光,影响他人开车视线。
19、预计在超车过程中与对面来车有会车可能时,应提前加速超越。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释:预计在超车过程中与对面来车有会车可能时,应当放弃超车。若加速超越,有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事故。
20、机动车发生火灾时,要设法将机动车停在远离城镇、建筑物、树木、机动车及易燃物的空旷地带。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注意本题中出现的设法二字,也就是说尽可能把损失和伤害降到最低,因此应该如题中这么做。 因此本题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