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驾驶机动车遇浓雾或沙尘暴时,行驶速度不要过慢,避免后方来车追尾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释:驾驶机动车遇浓雾或沙尘暴时,必须打开前后雾灯或者危险警报闪光灯,减速慢行甚至靠边停车以保证行车安全。
2、驾驶机动车从加速车道进入行车道不能影响其他机动车正常行驶。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不影响其他机动车正常行驶是进入其他车道的大前提,因此本题正确。
3、最容易发生侧滑的路面是。
A、干燥水泥路面
B、下雨开始时的路面
C、潮湿水泥路面
D、大雨中的路面
答案:B
解释:当雨刚开始时便把路面上的那些媒质给弄湿了,此时的路面便像洒上一层薄薄的润滑剂!但在雨中,由于雨水不断增加,路面上的“润滑剂”亦随之被稀释,大雨时,会将其完全冲洗干净,顾有之题目的说法。但是,就算是路面被雨冲洗干净了,也不能掉于轻心地开快车,因为橡胶轮胎遇到水后使大大减少了对地面的付着力,这是它的天性!
4、驾驶机动车在这种道路上怎样行驶最安全?
A、尽快加速超越前车
B、鸣喇叭让前车让路
C、保持距离跟车行驶
D、从前车的右侧超越
答案:C
解释:在这样的交通状况下,不能超车,因此本题选C。
5、这个小型客车驾驶人有哪些违法行为?
A、接打手持电话
B、无证驾驶
C、酒后驾驶
D、未系安全带
答案:ABCD
解释:从通话中得知刚喝完酒和没驾驶本,从图片中可知没系安全带和打电话,此人无敌,全都犯了。
6、在路口掉头时,应提前开启左转向灯进入导向车道,不得妨碍行人和其他车辆正常通行。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说法正确。
7、该车道路面导向箭头指示前方道路仅可左右转弯。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嗯,看路上的标志,是仅可以左转右转的意思。
8、石某驾驶低速载货机动车,运载4.05吨货物(核载1.2吨),行驶至宁津县境内314省道51公里加260米处,在越过道路中心线超越前方同向行驶的机动车时,与对向正常行驶的中型客车(乘载12人,核载11人)正面相撞,造成10人死亡、2人受伤。此事故中的违法行为是什么?
A、货车超载
B、货车违法超车
C、客车超员
D、客车驾驶人疲劳驾驶
答案:ABC
解释:1、货车运载4.05吨货物(核载1.2吨),超载;2、在越过道路中心线超越前方同向行驶的机动车时,与对向正常行驶的中型客车正面相撞,违法;3、中型客车(乘载12人,核载11人),超载
9、驾驶机动车在这种情况下不能直行和左转弯。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直行和左转都是红灯,所以不能直行和左转。
10、驾驶机动车遇到这种情况的行人可连续鸣喇叭催其让道。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释:连续鸣喇叭不但会让老人受惊吓,同时也不礼貌。因此本题错误。
11、驾驶机动车进入高速公路隧道前需要注意什么?
A、开启远光灯行驶
B、开启示宽灯,尾灯行驶
C、开启近光灯行驶
D、到达隧道口时鸣喇叭
答案:C
解释:进入隧道时相当于夜间行驶了,因此要开启近光灯。因此本题选C。
12、在狭窄的坡路会车,如遇下坡车不减速、不让行,应持续鸣喇叭迫使其停车让行。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释:别人不减速不让行,咱们就文明一点,自己让行吧。
13、驾驶机动车驶入居民小区时,为了警告出入口处车辆及行人应连续鸣喇叭。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释:驾驶机动车驶入居民小区时,应注意减速慢行,减少鸣喇叭。
14、道路右侧白色虚线指示可越线变更车道。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试题说的是可越线变更车道并没说右侧超车,白色虚线是可以变更车道的。
15、右侧标志警告前方路段要注意儿童。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不要被标志下边的学校误导,题目问的是标志的意思,注意儿童-用以警告车辆驾驶人减速慢行,注意儿童。设在小学、幼儿园、少年宫等儿童经常出入地点前适当位置。
16、驾驶机动车进入左侧车道可以掉头。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由图可知,道路中心线为黄色虚实线,虚线一侧可以掉头,因此本题正确。
17、行车过程中遇到以下情况,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A、鸣笛并继续直行
B、减速并随时准备停车
C、转向道路左侧并继续行驶
D、匀速驶过该区域
答案:B
解释:有电瓶车出现子啊路边,说明可能有人在周围,并且随时可能出现,所以要减速,随时准备停车
18、前方路口减速让行线表示要停车让干道车先行。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释:是减速让行,不是停车让行!
19、右侧标志表示不允许长时鸣喇叭。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释:禁止鸣喇叭-表示禁止鸣喇叭。此标志设在需要禁止鸣喇叭的地方。禁止鸣喇叭的时间和范围可用辅助标志说明。
20、以下哪些能够引起轮胎爆裂?
A、轮胎磨损严重
B、轮胎气压过高
C、尖锐物体刺伤轮胎
D、车辆超载超员
答案:ABCD
解释:引发轮胎爆裂的几种情况:轮胎磨损严重,轮胎气压过高,尖锐物体刺伤轮胎,车辆超载超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