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戚某驾驶大客车,乘载28人(核载55人),由南向北行至一无交通信号控制的交叉路口,以50公里的时速与由东向西行至该路口李某驾驶的重型半挂牵引车(核载40吨,实载55.2吨)侧面相撞,造成12人死亡、17人受伤。此事事中的主要违法行为是什么?
A、客车超员
B、客车超速行驶
C、货车超载
D、货车驾驶人经验不足
答案:BC
解释:第一处错误:交叉路口 30km/h 第二处错误:超载
2、驾驶机动车看到这个标志时要及时减速。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如图前方路段要注意儿童,因此为了避免有儿童突然穿出,要减速慢行,必要时停车避让,所以本题正确。
3、驾驶机动车在山区道路遇到这种情况怎样行驶?
A、靠路左侧,加速绕行
B、停车瞭望,缓慢通过
C、注意观察,尽快通过
D、勤鸣喇叭,低速通过
答案:C
解释:如图可知,前方是有落石的危险路段,因此要先注意观察,确认安全后尽快通过。因此本题选C。
4、驾驶机动车不能快速通过这种情况的铁路道口。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一停,二看,三通过
5、下列关于驾驶汽车突然变道加塞说法正确的是什么?
A、缓解交通拥堵
B、易引发交通事故
C、提高通行效率
D、造成道路拥堵
答案:BD
解释:就跟大家排队似的,来一插队的。
6、怎样安全通过这种较窄的弯道?
A、沿道路右侧行驶
B、挂低速挡减速通过
C、沿道道左侧行驶
D、挂高速挡加速通过
答案:AB
解释:右侧标志是上坡路,所以要挂低档沿右侧行驶。
7、如动画所示,驾驶机动车遇到这种情况要如何处置?
A、借对向车道行驶
B、急剧制动低速通过
C、靠弯道外侧行驶
D、充分减速并靠右侧行驶
答案:D
解释:由动画可知前方是向左急转弯道路,此时应当减速靠右行,避免对向有来车发生碰撞,因此本题选D。
8、右侧标志警告前方是有人看守铁道路口。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释:无人看守铁路道口
9、机动车驶离高速公路进入匝道后,要使车速降到限定时速以下。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高速公路上的行驶车速远高于匝道上的行驶车速规定,因此在进入匝道后就要降低车速,以满足匝道行驶的车速要求。因此本题正确。
10、驾驶机动车遇到这样的情况要停车让行。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遇到行人过马路一定要让行啊,真要发生点什么事故,亲,你就“摊上大事了”
11、如图所示,造成事故的原因是货车遗洒货物,货车负全部责任。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造成该事故的原因是货车上货物固定不牢,货物遗洒导致后面的机动车事故,货车应负全部责任
12、驾驶机动车驶出这个环岛路口怎样使用灯光?
A、开启左转向灯
B、开启报警闪光灯
C、不用开转向灯
D、开启右转向灯
答案:D
解释:由图可知,前方有两条道可供行驶,而驾驶车辆若想要离开环形路口,就要靠右侧行驶转出,此时要开启右转向灯告知其他车辆你要离开了。因此本题选D。
13、右侧标志警告前方路段设有信号灯。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注意信号灯-用以警告车辆驾驶人注意前方路段设有信号灯,应依信号灯指示行车。
14、如图所示,驾驶机动车在这样的狭窄路段会,驾驶人应当减速靠右并保持安全横向距如车离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这种情况减速靠右保持安全距离是正确的做法。
15、右侧标志提醒前方路口向右100米是渡口。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隧道:用以提醒车辆驾驶人注意慢行。设在双向行驶并且照明不好的隧道口前适当位置。
16、机动车行经没有交通信号的道路,遇行人横过道路时,以下做法错误的是什么?
A、鸣喇叭催促
B、寻找间隙穿插驶过
C、减速或停车避让
D、绕前通过
答案:BCD
解释:注意审题,要求选择错误的选项!!
17、驾驶机动车在结冰的道路上怎样会车?
A、辆车临近时减速
B、适当加速交汇
C、提前减速缓慢交汇
D、尽量靠近中线交汇
答案:C
解释:由于是结冰的道路,说明路面很易滑,因此在这样的路面上会车时,要注意减速慢行,因此本题选C。
18、下坡路行车中制动突然失效怎样处置?
A、可利用避险车道减速停车
B、越二级挡位减挡
C、挂倒档迫使用停车
D、拉紧驻车制动器减速
答案:A
解释:刹车突然失灵时,摩擦力特别能显神奇功效。可用车前保险杠、车厢等钢性部位与路边岩石、大树或土坡摩擦、碰撞,在不威胁乘车人安全的情况下强行停车。这样,虽对车会造成损害,但可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率。因此本题选A。
19、驾驶机动车在这种情况下怎样做?
A、从前车左侧超越
B、占对向车道超越
C、从前车右侧超越
D、跟在前车后行驶
答案:D
解释:遇到这种情况时,不能超车,因此本题选D。
20、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因故障不能离开行车道时,可在行车道上迅速抢修。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释:错在,驾驶人的步骤,在车出现毛病时,无法移动时,应该在车后方,放下紧急闪光灯,然后在抢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