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所示,驾驶机动车接打电话容易导致发生交通事故。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开车不打电话
2、驾驶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以外碰撞护栏时,应迅速向相反的方向转向修正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释:这样做可能会让车子发生侧翻,因此应当握紧方向盘,适当修正。
3、机动车避免爆胎的正确做法是什么?
A、降低轮胎气压
B、定期检查轮胎
C、及时清理轮胎沟槽里的异物
D、更换有裂纹或有很深损伤的轮胎
答案:BCD
解释:对于选项23相信大家都没有疑问,选项D的意思是把有裂纹或损伤的轮胎更换掉,所以4也是正确的。而选项A,错误的原因是因为若是降低轮胎气压过低,还是会造成爆胎。因此降低轮胎气压这一招不安全。因此本题要选234。
4、如图所示,驾驶机动车驶离停车场进主路时,以下做法正确的是什么?
A、加速汇入主路车流
B、可以不避让主路车辆
C、无需观察,鸣喇叭示意后汇入车流
D、减速慢行,在不妨碍主路车辆行驶的前提下汇入车流
答案:D
解释:驾驶机动车驶离停车场进主路时,需要:减速慢行,在不妨碍主路车辆行驶的前提下汇入车流。
5、驾驶机动车在这种情况下怎样安全行驶?
A、加速抢先绕过障碍物
B、占对向车道迫使对向让道
C、停车让对向来车优先通行
D、鸣喇叭或开启前照灯
答案:C
解释:有障碍让无障碍,因为抢先绕行占用对方车道的话,会造成两条车道全部堵塞:一条 是因为障碍,一条是因为有相向行驶的车。所以只要记住“有障碍让无障碍”就可以了。
6、右侧标志提醒前方200米是堤坝道路。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前方200米是堤坝路-用以提醒车辆驾驶人小心驾驶,设在沿水库、湖泊、河流等堤坝道路以前适当位置。
7、左侧标志警示前方道路右侧不能通行。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释:这是靠右侧行驶标志。
8、驾驶机动车遇紧急事务,可以边开车边接打电话。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释:开车不打电话
9、行车中要文明驾驶,礼让行车,做到不开英雄车、冒险车。赌气车和带病车。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文明驾车,安全行驶。
10、右侧标志提示一切车辆都不能驶入。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禁止驶入-表示禁止车辆驶入。此标志设在禁止驶入的路段入口处。
11、夜间会车遇到这种情况要警惕两车前照灯交汇处(视线盲区)的危险。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夜间行驶时,灯光交汇处过亮,容易造成视线盲区,因此要特别注意此处的情况。因此本题正确。
12、使用已有裂纹或损伤的轮胎容易引起什么后果?
A、向一侧偏驶
B、爆胎
C、转向困难
D、行驶阻力增大
答案:B
解释:使用已有裂纹或损伤的轮胎容易引起【爆胎】的后果。
13、机动车在高速公路行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可在路肩停车上下人员
B、可在紧急停车带停车装卸货物
C、可在减速车道或加速车道上超车、停车
D、非紧急情况时不得在应急车道行驶或者停车
答案:D
解释:紧急车道只能在紧急情况下才能使用,非紧急情况不得占用。
14、驾驶机动车在路口遇到这种情况要随时准备停车礼让。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由图可知,此交叉路口是没有信号灯的。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注意避让,必要时停车避让。因此本题正确。
15、为防止有害气体中毒伤员继续中毒,首先将伤员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中毒伤员所处的空间肯定空气不流通,空气新鲜的地方可以让人体的呼吸管道起畅通的作用。因此应当先转移位置到空气新鲜的地方。因此本题正确。
16、发现前方机动车停车排队缓慢行驶时,属于交通陋习的是什么行为?
A、加塞抢行
B、不强行超车
C、停车或依次行驶
D、不占用非机动车道行驶
答案:A
解释:加塞抢行只会让交通更拥堵,因此本题选A。
17、驾驶机动车通过学校时要注意什么?
A、观察标志标线
B、减速慢行
C、不要鸣喇叭
D、快速通过
答案:ABC
解释:在有学校的路段一般都会设置提醒有学校或是禁止鸣喇叭的交通标志,因此在经过学校时不仅要观察交通标志,还要记住不得鸣喇叭。另外,由于学校周围会有学生走动,因此在途经时车速一定要慢,避免撞到人或其他。因此本题要选123。
18、驾驶机动车遇到这种信号灯不断闪烁时怎样行驶?
A、尽快加速通过
B、靠边停车等待
C、注意瞭望安全通过
D、禁止通行
答案:C
解释:黄灯闪烁,是一种警示,提示注意安全通过。
19、如图所示,雾天驾驶机动车行驶时,玻璃上出现因雾气形成的小水珠时,及时用雨刮器刮净。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玻璃上出现水珠会阻挡开车视线,及时清理干净能够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
20、行车中遇交通事故受伤者需要抢救时,应怎样做?
A、及时将伤者送医院抢救或拨打急救电话
B、尽量避开,少惹麻烦
C、绕过现场行驶
D、借故避开现场
答案:A
解释:伤者需要帮助,我们应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及时送伤者去医院或拨打急救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