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驾驶机动车在山区道路应紧跟前车之后行驶。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释:不能紧跟,要保持车距。

2、驾驶机动车在高速公路加速车道提速到每小时60公里以上时,可直接驶入行车道。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释:不可直接驶入行车道,要观察安全后,再驶入行车道。

3、遇紧急情况避险时,要沉着冷静、坚持什么样的处理原则?

A、先避人后避物

B、先避物后避车

C、先避车后避人

D、先避物后避人

答案:A

解释:以人为本,所以首先要避人。

4、逃离隧道火灾现场时,应向哪个方向逃跑?

A、人多的方向

B、烟雾流相同方向

C、原地等待救援

D、烟雾流相反方向

答案:D

解释:当在隧道内发生火灾时,向火势、烟雾飘散的反方向(上风向处)寻找逃生通道,不要顺风逃跑,否则很容易会被毒烟雾气追上造成伤亡!

5、驾驶机动车进入减速车道后,应平顺减速,避免猛烈制动,同时注意保持与前车车距。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驾驶机动车进入减速车道后,适当调整车速,逐渐平顺地从减速车道始端驶入减速车道。

6、在雨天哪类路面最容易发生侧滑?

A、刚下过雨的路面

B、大雨过后的路面

C、暴雨中的路面

D、大雨中的路面

答案:A

解释:刚下雨的路面是水和土的混合物简称泥,很滑。

7、如图所示,驾驶机动车看到这个标志时,应及时减速注意观察。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驾驶机动车看到这个标志时,应及时减速注意观察。

8、如图所示,驾驶机动车遇到这种情况时,应减速或停车,待前方车辆通过后再通行。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安全第一

9、路中心黄色双实线指示可以暂时越过超车。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释:中心黄色双实线表示严格禁止车辆跨线超车或压线行驶,属禁止标线。用以划分上下行方向各有两条或两条以上机动车道而没有设置中央分隔带的道路。除交叉路口或允许车辆左转变(或回转)路段外,均应连续设置。

10、车辆通过桥梁时,一般要减速慢行。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车辆通过桥梁时,一般要减速慢行,注意安全。

11、遇伤者被压于车轮或货物下时,要立即拉住伤者的肢体将其拖出。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释:车轮压住了伤者,必须将车轮或货物移开后才能将伤者移出。如果硬拖的话,容易使伤者伤得更严重。好比你直接拿只蚯蚓,按住下本身,在拉上半身,结果是什么呢?2只蚯蚓,呵呵!

12、路缘石上的黄色虚线指示路边不允许停车上下人员或装卸货物。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释:应该是允许短时停车和卸货。

13、叶某驾驶中型厢式货车,行至陂头镇上汶线3公里加600米弯道路段时,以40公里/小时的速度与王某驾驶的乘载19人正三轮载货式摩托车发生正面相撞,造成10人死亡、9人受伤。双方驾驶人的主要违法行为是什么?

A、叶某驾驶与准驾车型不符的机动车

B、王某驾驶摩托车非法载客

C、叶某超速行驶

D、王某不按信号灯指示行台

答案:BC

解释:注意看题目,不是道路而是弯道, 弯道的限速每小时/30以上,就算超速了。

14、在这种山区危险路段怎样安全会车?

A、选择安全地点

B、做到先让,先慢,先停

C、靠山体一侧的让行

D、不靠山体一侧的让行

答案:ABC

解释:不靠山体的一侧就是悬崖啊,危险的多,所以靠山体的一侧让行。

15、雾天对安全行车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A、易发生侧滑

B、能见度低

C、行驶阻力大

D、视野变宽

答案:B

解释:雾天的能见度很低,容易造成视野不良。而易发生侧滑的应该是滑溜的路面,行驶阻力大这一点更无从得知。因此本题选B。

16、当您遇到以下车辆时,需要礼让的是什么?

A、救护车

B、消防车

C、警车

D、校车

答案:ABCD

解释:这些都是特殊车辆,让行吧。

17、右侧标志提醒前方路口向右100米是渡口。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隧道:用以提醒车辆驾驶人注意慢行。设在双向行驶并且照明不好的隧道口前适当位置。

18、右侧标志提醒前方是傍山险路。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傍山线路-用以提醒车辆驾驶人小心驾驶。设在傍山险路路段以前适当位置。

19、如图所示,当与对向车辆有会车可能时,不得超车。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当然不能超车,否则可能有危险。

20、路右侧白色矩形虚线框内表示允许长时间停车。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释:虚线短时停车,实线长时停车。

进入科目四模拟考试50题
相关内容 廊坊科目四一共几道题 遵义科四安全文明驾驶考试题库下载 鄂州安全文明驾驶常识考试科目三题目及答案 鄂州2024科目四模拟考试 亳州驾校考场 内蒙古驾照科目4模拟考试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