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右侧标志警告前方是向右反向弯路。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释:连续弯路-用以警告车辆驾驶人减速慢行。设置位置为连续弯路起点的外面,当连续弯路总长度大于500m时,应重复设置。
2、右侧标志告知右前方100米是应急避难场所。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此适标志用于突发公共事件状态下,供居民紧急疏散、安置的应急避难场所的标志设置。
3、如图所示,驾驶机动车在雨天行经交叉口时必须鸣喇叭,并加速通过,以免造成交通混乱。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释:雨天路滑影响制动效果,在交叉路口加速容易造成事故。
4、在山区道路行驶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什么?
A、上坡路段的安全距离应比平坦路段的大
B、下坡路段的安全距离应比平坦路段的小
C、急弯路段应当紧随前车
D、以上说法都正确
答案:A
解释:上坡、下坡时,安全距离都应保持得比平坦路段大,以避免前车溜车或自己刹不住。
5、如图所示,遇有这种情况要停车让行。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前方是人行横道要停车让行,看到一个自行车前轮没,不让就撞上了。
6、驾驶机动车在上坡路段停车怎样使用行车制动?
A、比平路是提前
B、比平路时推迟
C、和平路一样
D、要重踏制动踏板
答案:B
解释:汽车上坡行驶时,由于坡度阻力车速自然会降下来,与平缓路段相比较只需轻轻制动。因此本题选B。
7、如图所示,驾驶机动车跟随前车右转弯时,应当注意的是什么?
A、前面的车可能停下
B、右侧视野盲区内可能有自行车直行
C、行人可能突然进入本车前的人行横道
D、直行的黄色车辆可能影响本车右转弯
答案:ABC
解释:图中直行的黄色车辆在左侧车道上,不会影响该车右转弯。
8、在这种路口遇到行人突然横穿怎么办?
A、减速或停车让行
B、鸣喇叭示意其让道
C、抢在行人之前通过
D、向右变道绕过行人
答案:A
解释:当然要减速或停车让行,不然碰到行人麻烦就大了。
9、车辆在泥泞、溜滑路面上猛转方向时,易导致行驶方向失控,容易发生危险。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常识题,在泥泞、溜滑路面上猛转方向时,易导致行驶方向失控。
10、驾驶机动车准备进入拥堵的环形路口时,以下做法错误的是什么?
A、继续驶入拥堵路口
B、鸣喇叭让路口内的车让行
C、快速驶入路口
D、让路口内的车先行
答案:ABC
解释:驾驶机动车准备进入拥堵的环形路口时,应当注意观察让路口内的车先行。
11、右侧标志警告前方是无人看守的有多股铁路与道路相交铁路道口。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释:这是有人看守铁道路口。
12、救火时不要脱去所穿的化纤服装,以免伤害暴露的皮肤。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释:化纤易着是一方面主要是化纤不能耐高温,融化后会紧贴在皮肤上,对皮肤伤害很大,导致烧伤。 因此救火时应当脱去化纤服装避免烧伤。因此本题错误。
13、右侧标志警告前方路段设有信号灯。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注意信号灯-用以警告车辆驾驶人注意前方路段设有信号灯,应依信号灯指示行车。
14、机动车驶入双向行驶隧道前,要如何使用灯光?
A、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
B、开启远光灯
C、开启雾灯
D、开启近光灯
答案:D
解释:凡是车辆进入双向行驶隧道,一般都应该开启近光灯,而不要开启远光灯。若是隧道本身没有灯光的,可以变换灯光行驶,但是会车前要转为近光灯。
15、右侧标志表示干路车辆先行。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干道的意思应该是主干道的意思,主干道的箭头比较粗当然先行。
16、赵某(持有A2驾驶证)驾驶大型卧铺客车(核载36人),行驶至叶城县境内某处急弯路段,加速超越前车时,坠入道路一侧山沟,致16人死亡,20人受伤。赵某的主要违法行为是什么?
A、在不具备超车条件的急弯路段加速超车
B、驾驶逾期未检验的机动车
C、驾驶与准驾车型不符的机动车
D、疲劳驾驶
答案:AC
解释:赵某的主要违法行为是在不具备超车条件的急弯路段加速超车和驾驶与准驾车型不符的机动车。
17、为什么大雪天气,在有雪泥的路上超车危险?
A、雪泥可以增加轮胎的附着力
B、飞起的雪泥使视线不好
C、泥雪下的路面更容易打滑
D、遇紧急情况制动距离长
答案:BCD
解释:雪后路上行车将更加艰难,也极易发生交通事故,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超车的危险性,所以很容易做出选择。
18、右侧标志表示鸣喇叭提醒。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释:右侧标志是人行横道的意思。
19、泥泞路对安全行车的影响是车轮极易空转和侧滑。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因为泥泞路面很易滑,因此车轮容易空转或是侧滑,因此本题正确。
20、车辆驶近人行横道时,应怎样做?
A、加速通过
B、立即停车
C、鸣喇叭示意行人让道
D、先减速注意观察行人、非机动车动态,确认安全后再通过
答案:D
解释:因为行人具有随意性,所以要先减速注意观察行人、非机动车动态,确认安全后再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