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雪天行车,由于路面湿滑,车轮附着力减小,因此应当加大两车之间的安全距离。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雪天应当加大两车安全距离。
2、驾驶机动车在高速公路匝道上行驶,前方车辆速度过慢,可以超车。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释:在高速公路匝道上,不准超车、掉头、停车、和倒车。
3、驾驶汽车通过人行横道时要注意下列哪些情况?
A、突然横穿的儿童
B、急速通过的自行车
C、缓慢通过的行人
D、准备横过的行人
答案:ABCD
解释:驾驶汽车通过人行横道时要注意【突然横穿的儿童】【急速通过的自行车】【缓慢通过的行人】【准备横过的行人】避免交通事故。
4、在狭窄的路段会车时,应做到礼让三先:先慢、先让、先停。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安全文明礼让肯定是对的
5、如图所示,当您看到这个标志时,应该想到什么?
A、前方有人行横道
B、应当相应减速行驶
C、视野范围内无行人可以保持原速行驶
D、视野范围内无行人可以适当加速通过
答案:AB
解释:选项1、2是安全的,3、4都不安全。
6、变更车道时,应开启转向灯,迅速驶入侧方车道。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释:开启转向灯后,应该充分观察确认安全后再驶入。本题错在“迅速”两字,且没有观察。
7、在这种没有中心线的弯道上怎样安全会车?
A、紧靠道路中心
B、紧靠道路右侧
C、保持安全间距
D、降低车速行驶
答案:BCD
解释:1选项紧靠道路中心岂不是要和对面的来车撞了!
8、前方标志告知各个路口出口方向的信息。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前方标志告知各个路口出口方向的信息,此题正确。
9、驾驶机动车经过两侧有行人且有积水的路面时,应连续鸣喇叭提醒行人。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释:通过有行人且有积水的路段,应该减速慢行,防止积水溅到行人身上,连续鸣喇叭会使行人受到惊吓。
10、如图所示,驾驶机动车遇到这种情况时,以下做法正确的是什么?
A、停车等待动物穿过
B、鸣喇叭驱赶动物
C、下车驱赶动物
D、与动物保持较远距离
答案:AD
解释:选项2、3是错误的,不能鸣笛,也别驱赶动物,以防攻击人。
11、驾驶汽车在山区道路转弯下陡坡路段遇对面来车怎样行驶?
A、转弯前减速
B、进入弯道后加速
C、靠路右侧行驶
D、挂空挡滑行
答案:AC
解释:下陡坡不能挂空挡,过弯道不能加速。
12、石某驾驶低速载货机动车,运载4.05吨货物(核载1.2吨),行驶至宁津县境内314省道51公里加260米处,在越过道路中心线超越前方同向行驶的机动车时,与对向正常行驶的中型客车(乘载12人,核载11人)正面相撞,造成10人死亡、2人受伤。此事故中的违法行为是什么?
A、货车超载
B、货车违法超车
C、客车超员
D、客车驾驶人疲劳驾驶
答案:ABC
解释:1、货车运载4.05吨货物(核载1.2吨),超载;2、在越过道路中心线超越前方同向行驶的机动车时,与对向正常行驶的中型客车正面相撞,违法;3、中型客车(乘载12人,核载11人),超载
13、当车辆发生事故无法驶出隧道时,应开启什么灯光?
A、远光灯
B、近光灯
C、危险报警闪光灯
D、交替使用远光灯
答案:C
解释:当车辆无法驶出隧道时,要打开危险报警闪光灯,在车后方设警告标志,并及时报警。
14、驾驶机动车遇到骑自行车人占道影响通行时,可连续鸣喇叭加速从其左侧绕行。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释:遇到这种情况应当减速慢行,必要时避让。因此本题错误。
15、伤员大腿、小腿和脊椎骨折时,一般不要随便移动伤者。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应该是原地固定等待专业救护人员,脊柱骨折被移动很有可能将导致高位截瘫。所以本题正确。
16、易燃液体一旦发生火灾,要及时用水扑救。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释:着火时,人们往往立即想到的是用水来灭,但有些火灾却是不能用水来扑救的。如果易燃液体密度比水小,就不应该用水,因为易燃液体会浮在水面继续燃烧。所以本题错误。
17、驾驶机动车在拥堵的路口遇到这种情况怎样处置?
A、逼其回原车道
B、紧跟前车不让行
C、礼让通行
D、鸣喇叭开前照灯
答案:C
解释:遇到有车辆插入,应当减速让行,避免发生追尾等情况,因此本题选C。
18、驾驶机动车在这个位置怎样安全通过?
A、加速从行人前通过
B、从行人后绕行通过
C、减速、鸣喇叭示意
D、停车等待行人通过
答案:D
解释:还是安全为本,礼让为先等待行人通过
19、在这种条件的道路上怎样行驶才安全?
A、靠路左侧转大弯
B、靠弯路中心转弯
C、靠路右侧转小弯
D、借对向车道转弯
答案:C
解释:前方是向右急转弯路段,靠右转弯是小弯,靠左转弯是大弯,因此本题选C。
20、驾驶机动车在雾天怎样跟车行驶?
A、保持大距离
B、开启远光灯
C、开启近光灯
D、适时鸣喇叭
答案:A
解释:本题考的是跟车注意事项,与跟车有关的最先想到就是跟车距离,因此本题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