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过铁路道口时,不得超车。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安全第一!通过铁道路口,隧道,窄桥,弯道都是不可以超车的。
2、在山区冰雪道路上行车,遇有前车正在爬坡时,后车应怎样做?
A、选择适当地点信车,等前车通过后再爬坡
B、迅速超越前车
C、低速爬坡
D、紧随其后爬坡
答案:A
解释:如果大家都开上去,路面车速低,极易熄火!造成堵塞!而且冰雪路面很滑的,搞不好往下滑发生事故。
3、道路交通违法行为累积记分周期是多长时间?
A、14个月
B、12个月
C、10个月
D、6个月
答案:B
解释:常识题,积分周期为一年
4、在图中这种环境超车时,要先变换远近光灯告知前车,待前车让行后,开启远光灯超越。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释: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应开启近光灯超越。
5、蓝色车辆遇到图中的情形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按照前方交通信号灯只是直接通行
B、鸣喇叭提醒,让学生队伍中空出一个缺口,从缺口中穿行过去
C、停车等待,直到学生队伍完全通过
D、鸣喇叭,催促还未通过的学生加快速度通过
答案:C
解释:斑马线是行人的,机动车是临时借用的,所以不要朝斑马线的行人鸣笛、闪灯,耐心安静的等待是正确做法。
6、以下交通标志中,表示禁止一切车辆和行人通行的是?
A、图1
B、图2
C、图3
D、图4
答案:A
解释:记住就可以了,其他标志是什么?去“交通标志”里学习一遍吧。
7、图中红色车辆的这种违法行为会被记多少分?
A、记12分
B、记6分
C、记2分
D、记3分
答案:D
解释:图中红色机动车在道路逆行,扣3分。
8、这个标志的含义是提醒车辆驾驶人前方是过水路面或漫水桥路段。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警告标志过水路面,应当减速慢行。用以提醒车辆驾驶人谨慎慢行。设在过水路面或漫水桥路段以前适当位置。
9、在图中所示的道路跟车行驶时,为什么要保持较大的跟车距离?
A、前车驾驶人的反应会变得迟钝
B、路面积水会影响对距离的判断
C、溅起来的水会影响视线
D、不能正确判断水的深度
答案:C
解释:如图所示,图中的道路跟车行驶时,应要减速慢行,保持较大的跟车距离,因为溅起来的水会影响视线。
10、车辆行至泥泞或翻浆路段时,应停车观察,选择平整、坚实的路段缓慢通过。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常识题,注意选择比较坚硬的地方通行,不要选择泥泞地方。
11、在路口遇这种情形要减速让行。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减速让行:车辆必须慢行或停车,观察干道行车情况,在确保干道车辆优先通行且安全的前提下,方可进入路口。
12、以下选项中,前方防碰撞预警系统的英文缩写是什么?
A、FCW
B、TSR
C、EBD
D、BAR
答案:A
解释:前方碰撞预警系统(FCW),是通过雷达系统来时刻监测前方车辆,判断本车与前车之间的距离、方位及相对速度,当存在潜在碰撞危险时对驾驶者进行警告。
13、这个标志是何含义?
A、禁止小型车行驶
B、机动车行驶
C、只准小型车行驶
D、不准小型车通行
答案:B
解释:看到小汽车你应该想到的是机动车行驶。
14、在这个路口可以掉头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释:严禁左转 自然就严禁掉头了
15、机动车驾驶人一次有两个以上违法行为记分的,应当分别计算累加分值。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第五十六条对机动车驾驶人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罚与记分同时执行。机动车驾驶人一次有两个以上违法行为记分的,应当分别计算,累加分值。
16、对驾驶过程中接打手持电话的看法正确的是?
A、开车需要接打电话时,应该先找到安全的地方停车再操作
B、根据驾龄和驾车技术,经验丰富的驾驶人可以在驾驶过程中接打手持电话
C、在车流量不大的道路上驾驶时,短时接听手持电话是可以的
D、开车过程中不主动打电话,但是有重要电话打进来是可以边开车边接听手持电话的
答案:A
解释:《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驾驶机动车不得有拨打接听手持电话的行为。
17、打开机动车车门时,不得妨碍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行。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这个没有问题。
18、驶近一个图中所示的铁路道口时,只要看到栏杆还没放下来,就可以加速通过道口。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释:注意图中是红灯,红灯停。安全通过铁路道口要减速减档。
19、驾驶机动车在道路上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行为,属于什么行为?
A、违章行为
B、违法行为
C、过失行为
D、违规行为
答案:B
解释:“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明显的是违法,它都暗示了是“违法”行为。
20、(如图所示)这个符号的开关控制什么装置?
A、儿童安全锁
B、两侧车窗玻璃
C、电动车门
D、车门锁住开锁
答案:D
解释:你看那个长的多像一把钥匙,所以是车门锁住开锁。“车”字有5个折线,代表五个车门,封闭了这把锁,当然还有一面是车身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