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驾驶机动车,发生负同等以上责任交通事故造成人员重伤或者死亡未满十年的,不得申请机动车驾驶证。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申请机动车驾驶证:(一)有器质性心脏病、癫痫病、美尼尔氏症、眩晕症、癔病、震颤麻痹、精神病、痴呆以及影响肢体活动的神经系统疾病等妨碍安全驾驶疾病的;(二)三年内有吸食、注射毒品行为或者解除强制隔离戒毒措施未满三年,以及长期服用依赖性精神药品成瘾尚未戒除的;(三)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构成犯罪的;(四)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五)醉酒驾驶机动车或者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依法被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未满五年的;(六)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依法被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未满十年的;(七)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超员、超速、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构成犯罪依法被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未满五年的;(八)因本款第四项以外的其他违反交通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依法被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未满十年的;(九)因其他情形依法被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未满二年的;(十)驾驶许可依法被撤销未满三年的;(十一)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驾驶机动车,发生负同等以上责任交通事故造成人员重伤或者死亡未满十年的;(十二)三年内有代替他人参加机动车驾驶人考试行为的;(十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驾驶机动车,有第一款第五项至第八项行为之一的,在规定期限内不得申请机动车驾驶证。

2、驾驶机动车在道路上行驶,错误使用危险报警闪光灯的,一次记多少分?

A、1分

B、2分

C、6分

D、3分

答案:A

解释:《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管理办法》规定:驾驶机动车不按规定使用灯光的,一次记1分。

3、将机动车交由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的人驾驶的,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以下哪种处罚?

A、15日以下拘留

B、吊销驾驶证

C、扣留车辆

D、5年不得重新取得新驾驶证

答案:B

解释:将机动车交由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的人驾驶的,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并处以吊销驾驶证的处罚。

4、以下选项中,车辆盲点辅助系统的英文缩写是什么?

A、BSA

B、AEB

C、BSD

D、FCW

答案:A

解释:盲点辅助系统(Blind Spot Assist),主动式盲点辅助系统是利用近距离雷达监测车辆后部以及侧面区域环境的一种技术,其实质作用是拓展后视镜的功能。

5、车辆通过凹凸路面时,应怎样做?

A、低速缓慢平稳通过

B、依靠惯性加速冲过

C、挂空挡滑行驶过

D、保持原速通过

答案:A

解释:凹凸不平的路面减速慢行不仅对车没有有好处 而且不会因颠簸影响驾驶。

6、以下选项中,车辆自动刹车辅助系统的英文缩写是什么?

A、FCW

B、AEB

C、BSD

D、ACC

答案:B

解释:AEB(AutonomousEmergencyBraking)自动紧急制动系统,能够使得车辆在行驶时自动监测车辆前方有车辆、障碍物或者行人的距离小于安全距离,有可能发生碰撞时,就会自动采取不同程度的制动以至于完全刹停。

7、仪表显示当前车速是20公里/小时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释:这个是转速表,不是时速。

8、如图所示,在超车过程中,遇对向有来车时要放弃超车是因为什么?

A、如继续超车,易与对面机动车发生刮擦、相撞

B、前车车速快

C、对向来车车速快

D、我方车辆提速太慢

答案:A

解释:对面来车了,此时不能超车,不然跟对向车撞起来了。

9、请判断图中右侧灰色机动车逆向行驶是属于什么行为?

A、违法行为

B、违规行为

C、违章行为

D、违纪行为

答案:A

解释:如图所示,右侧灰色机动车在逆向行驶,是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

10、机动车驾驶人造成重大交通事故后逃逸,构成犯罪的,十年内不能申请机动车驾驶证。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释:《交通法》第一百零一条: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11、持有境外机动车驾驶证入境短暂停留的,可以临时申请3个月的临时机动车驾驶许可。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规定:持有境外机动车驾驶证,需要临时驾驶机动车的,应当按规定向车辆管理所申领临时机动车驾驶许可。对入境短期停留的,可以申领有效期为三个月的临时机动车驾驶许可;停居留时间超过三个月的,有效期可以延长至一年。临时入境机动车驾驶人的临时机动车驾驶许可在一个记分周期内累积记分达到12分,未按规定参加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学习、考试的,不得申请机动车驾驶证或者再次申请临时机动车驾驶许可。

12、路中心的双黄实线属于哪一类标线?

A、指示标线

B、辅助标线

C、警告标志

D、禁止标线

答案:D

解释:大家注意咯。我看了一下书双黄实线的确是禁止标线。 除此之外,双黄色的其中有一条是虚线的、单实线的都是禁止标线。但是单黄色虚线的就是指示标线。大家要看清楚哦。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13、驾驶小型汽车在一般道路上行驶超过规定时速20%以上未达50%的,一次记6分。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释:《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管理办法》规定,机动车驾驶人有下列交通违法行为之一,一次记3分:(一)驾驶校车、公路客运汽车、旅游客运汽车、7座以上载客汽车以外的其他载客汽车载人超过核定人数百分之二十以上未达到百分之五十的;(二)驾驶校车、中型以上载客载货汽车、危险物品运输车辆以外的机动车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以外的道路上行驶超过规定时速百分之二十以上未达到百分之五十的;(三)驾驶机动车在高速公路或者城市快速路上不按规定车道行驶的;(四)驾驶机动车不按规定超车、让行,或者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以外的道路上逆行的;(五)驾驶机动车遇前方机动车停车排队或者缓慢行驶时,借道超车或者占用对面车道、穿插等候车辆的;(六)驾驶机动车有拨打、接听手持电话等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的;(七)驾驶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不按规定减速、停车、避让行人的;(八)驾驶机动车不按规定避让校车的;(九)驾驶载货汽车载物超过最大允许总质量百分之三十以上未达到百分之五十的,或者违反规定载客的;(十)驾驶不按规定安装机动车号牌的机动车上道路行驶的;(十一)在道路上车辆发生故障、事故停车后,不按规定使用灯光或者设置警告标志的;(十二)驾驶未按规定定期进行安全技术检验的公路客运汽车、旅游客运汽车、危险物品运输车辆上道路行驶的;(十三)驾驶校车上道路行驶前,未对校车车况是否符合安全技术要求进行检查,或者驾驶存在安全隐患的校车上道路行驶的;(十四)连续驾驶载货汽车超过4小时未停车休息或者停车休息时间少于20分钟的;(十五)驾驶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低于规定最低时速的。

14、初次申领机动车驾驶证的,可以申请下列哪种准驾车型?

A、中型客车

B、大型客车

C、普通三轮摩托车

D、牵引车

答案:C

解释:初次申领机动车驾驶证的,可以申请准驾车型为城市公交车、大型货车、小型汽车、小型自动挡汽车、低速载货汽车、三轮汽车、残疾人专用小型自动挡载客汽车、普通三轮摩托车、普通二轮摩托车、轻便摩托车、轮式自行机械车、无轨电车、有轨电车的机动车驾驶证。

15、其他车辆不准进入专用车道行驶,其目的是为了不影响专用车的正常通行。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题目说法正确,没什么好分析的。

16、图中这个标志提示前方道路是向右急转弯。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释:警示标志,图中标志表示前方路口向左急转弯。

17、机动车驾驶人处理完交通违法行为记录后累积记分未满12分,参加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组织的交通安全教育并达到规定要求的,可以申请在机动车驾驶人现有累积记分分值中扣减记分。在一个记分周期内累计最高可以扣减几分?

A、3分

B、6分

C、9分

D、12分

答案:B

解释:《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管理办法》规定:机动车驾驶人处理完交通违法行为记录后累积记分未满12分,参加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组织的交通安全教育并达到规定要求的,可以申请在机动车驾驶人现有累积记分分值中扣减记分。在一个记分周期内累计最高扣减6分。

18、通过经常发生塌方、泥石流的山区地段,避免停车。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是对的,谨慎驾驶,有塌方 就避免停车,又不是说不能停车,只是避免。

19、驾驶机动车在没有中心线的城市道路上,最高速度不能超过70公里每小时。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释:《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五条:机动车在道路上行驶不得超过限速标志、标线标明的速度。在没有限速标志、标线的道路上,机动车不得超过下列最高行驶速度:(一)没有道路中心线的道路,城市道路为每小时30公里,公路为每小时40公里。(二)同方向只有1条机动车道的道路,城市道路为每小时50公里,公路为每小时70公里。

20、驾驶机动车在道路上车辆发生故障、事故停车后,不按规定设置警告标志,一次记1分。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释:本题错在记1分,交通法规定:不按规定设置警告标志,一次记3分。

进入科目一模拟考试100题
相关内容 巴彦淖尔2025年科目一模拟考试 哈尔滨机动车驾驶员模拟考试c1科目一 淮北科目一考试 黔南驾校科目一仿真考试 永州科目一模拟考试系统 福州c1科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