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出租汽车驾驶员应增强自我防范意识,正确处理____与经济利益的关系。
A、稳定
B、社会
C、安全
D、他人
答案:C
解释:《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第四章第五节:出租汽车驾驶员治安防范可知,出租汽车驾驶员在遇劫后,要注意自我保护,在财产和生命安全面前,应首先考虑生命安全。
2、下列哪项做法符合出租汽车运营服务规范的要求?____
A、出租汽车在运营途中,如乘客改变目的地,应按乘客意愿重新选择合理路线
B、出租汽车在运营途中,遇有道路交通堵塞,需改变行驶路线时可以不征求乘客意见
C、出租汽车在运营途中,是否使用音响和空调是驾驶员的权利
D、发现乘客将物品遗留在出租汽车上时,确实找不到失主的可由驾驶员自行处理
答案:A
解释:《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第三章第三节:服务流程可知,运营过程中遇交通堵塞、道路临时封闭或乘客改变目的地等需改变原行驶路线时,须征得乘客同意;满足乘客对出租汽车内设备设施及常备物品的需求主要包括:(1)驾驶员应根据乘客要求控制空调或升降车窗,使车厢内温度符合乘客意愿。(2)音响的使用符合乘客的意愿;乘客离开后,驾驶员应巡视车厢,将废弃物装入垃圾袋。若发现乘客遗留物品,应设法及时归还失主。若一时无法找到失主,应按规定及时上交处理,不得私自留用、索要酬金,甚至敲诈乘客。
3、车辆怠速时,驾驶员每踩一次加速踏板,大约浪费燃油____毫升。
A、25~30
B、20~25
C、10~15
D、3~5
答案:D
解释:《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第七章第二节:节能驾驶操作规范可知,据测量,每怠速踩一次加速踏板,相当于白白浪费燃油3~5毫升。
4、不必要的加速、减速和停车都将增加废气排放。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第七章第三节:汽车环保知识可知,行车速度过快或过慢,汽车所消耗燃料越多,相对的污染物排放也会更多。
5、____与发动机飞轮的转动惯量、车轮的转动惯量以及传动系统的转动比有关。.
A、滚动阻力
B、空气阻力
C、加速阻力
D、坡道阻力
答案:C
解释:《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第七章第一节:影响节能驾驶的主要因素可知,加速阻力主要与发动机飞轮的转动惯量、车轮的转动质量以及传动系统的转动比有关。汽车频繁地变换车速必然会增加汽车的加速阻力,使车辆的油耗增加,所以应尽量匀速行驶,提高汽车的经济性。
6、根据《出租汽车计价器检定规程》(JJG 517-2009),计价器显示屏至少包含____等显示窗口。
A、金额屏
B、单价屏
C、计程屏
D、计时屏
答案:ABCD
解释:《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第五章第一节:计价器和空车待租标志使用可知,根据《出租汽车计价器检定规程》(JJG 517-2009),计价器显示屏至少4个显示窗口,包括金额屏、单价屏、计程屏
7、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有下列哪些行为?____
A、拼装机动车或者擅自改变机动车已登记的结构、构造或者特征
B、改变机动车型号、发动机号、车架号或者车辆识别代号
C、伪造、变造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
D、使用其他机动车的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
答案:ABCD
解释:道交法第16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拼装机动车或者擅自改变机动车已登记的结构、构造或者特征;擅自改变已登记的机动车结构、构造、特征或者型号、发动机号、车架号以及车辆识别代码的处1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六条第一、二款:伪造、变造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驾驶证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予以收缴,扣留该机动车,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使用其他车辆的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予以收缴,扣留该机动车,并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8、出租汽车驾驶员在运营过程中车辆突然起火,驾驶员正确的应急处置方法是____。
A、立即停车
B、疏散乘客
C、关闭油电路
D、报警并采取正确方式灭火
答案:ABCD
解释:出租汽车驾驶员在运营过程中车辆突然起火,驾驶员应该1.立即停车。2.疏散乘客。3.关闭油电路。4.报警并采取正确方式灭火。
9、驾驶出租汽车会车时,易引发道路交通事故的危险行为有____。
A、与对面来车有会车可能时强行超车
B、遇障碍物盲目急转方向躲避
C、在狭窄路段会车不减速
D、会车前降低车速
答案:ABC
解释:《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第四章第二节:安全运营基本要求可知,遇对向来车,应选择安全路段减速或停车交会;不得加速或紧靠道路中央会车。
10、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后,驾驶员应如实讲清事故发生的____、接触部位、人员伤势和车辆损坏程度等简要情况,并听候公安交管部门的处理,不得伪造肇事现场、肇事逃逸。
A、时间、地点
B、时间、经过
C、地点、经过
D、时间、姓名
答案:A
解释:《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第八章第一节:交通事故处置可知,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后,驾驶员应如实讲清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接触部位、人员伤势和车辆损坏程度等简要情况,并听候公安交管部门的处理,不得伪造肇事现场、更不能肇事逃逸。
11、下列哪些是文明行车行为?____
A、正确使用灯光喇叭
B、礼让正常超车、变更车道的车辆
C、道路拥堵时不加塞抢行
D、遇他人违法驾驶不赌气,谨慎驾驶
答案:ABCD
解释:《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第二章第二节:出租汽车驾驶员职业道德可知,“十大交通陋习”包括强行超车、随意并线,在塞抢行,不礼让斑马线上行人,开车接打手机,不系安全带,乱鸣喇叭,随意向车外抛洒物品,发生轻微事故纠缠不挪车,非机动车闯红灯越线和行人过马路不走人行横道、乱穿乱行。驾驶员要杜绝驾驶陋习,保持良好心态,做到文明驾驶,这样才能不至于发生行车事故。
12、出租汽车驾驶员在运营过程中遇到乘客不适,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____。
A、尽量平稳驾驶
B、拨打求助电话
C、就近送达医院
D、让乘客下车
答案:D
解释:《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第三章第六节:特殊乘客的服务要求可知,对受伤乘客,出租汽车驾驶员不得以任何理由拒载,应无条件满足伤病者的租车需求。驾驶员应主动协助伤员上车,根据伤势的轻重,安排伤员躺卧在后排座位上,避免碰撞乘客受伤部位。对于病情严重且无人陪伴的的乘客,驾驶员宜设法与乘客家属或单位联系。
13、出现险情时,驾驶员应保持头脑清醒,情绪镇定是做好避险的先决条件。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第四章第四节:安全行车特别要求与紧急情况处理可知,行车中,紧急情况往往发生得比较为突然,驾驶员要沉着冷静,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良好的心态,用最短的时间准确地作出分析和判断,并果断采取正确避险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
14、驾驶车辆在图中所示的山区长F坡路段行驶,如果速度过快,可能引发车辆追尾、碰撞、侧翻等事故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山区道路复杂多变,因此跟车时要非常注意,需加大安全距离,保持车速。如果速度过快,可能引发车辆追尾、碰撞、侧翻等事故。
15、出租汽车经营者应当为出租汽车驾驶员____等提供便利。
A、从业资格考试
B、从业资格注册
C、违章处罚
D、继续教育
答案:BD
解释:《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第十章第一节: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管理可知,出租汽车经营者应当为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注册和继续教育等提供便利。
16、出租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全国公共科目考试成绩3年内全国有效,区域科目考试成绩3年内在考试所在地设区的市级行政区域内有效。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第十章第一节: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管理可知,设区的市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在考试结束10日内公布考试成绩。考试合格成绩有效期为3年。全国公共科目考试成绩在全国范围内有效,区域科目考试成绩在所在地行政区域内有效。
17、在出租汽车经营活动中,发生道路交通事故致人受伤且负同等或主要责任的,出租汽车驾驶员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分值____。
A、扣20分
B、扣10分
C、扣5分
D、扣3分
答案:B
解释:《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第十章第二节:出租汽车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可知,在出租汽车经营活动中,发生道路交通事故致人受伤且负同等或主要责任的,出租汽车驾驶员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分值扣10分。
18、下列哪些表述符合出租汽车车辆整洁卫生的规定____。
A、车厢内整洁、卫生,无杂物、异味
B、座套、头枕套齐全,洁净平整
C、车身内外整洁明亮,无破损
D、车辆内外可以自行张贴商业广告
答案:ABC
解释:《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第三章第二节:车辆服务要求可知,车容车貌中,车辆整洁卫生要求:(1)出租汽车车厢内整洁、卫生,无杂物、异味。(2)座套、头枕套齐全,洁净平整无破损。(3)无障碍出租汽车应保证有充足空间安放轮椅。
19、机动车在设有最高限速标志的道路上行驶时,____。
A、不得超过标明的最高时速
B、允许超过标明最高时速的10%
C、可以超过车辆的最高设计时速
D、按规定的最高车速行驶
答案:A
解释:看清题目,是“设有”,不是“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二条明确规定 机动车上道路行驶,不得超过限速标志标明的最高时速。在没有限速标志的路段,应当保持安全车速。
20、出租汽车驾驶员发生未造成人身伤亡的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适用简易程序。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第八章第一节:交通事故处置可知,出租汽车驾驶员未造成人身伤亡的交通事故,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适用简易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