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哪项不属于对出租汽车号牌的要求?____
A、字迹清晰
B、固定端正
C、无遮挡物、反光物
D、定期更新
答案:D
解释:《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第三章第二节:车辆服务要求可知,车容车貌要求,出租汽车车辆牌照字迹清晰,固定端正,无遮挡物、反光物。
2、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问和良好的睡眠质量是预防驾驶员疲劳驾驶的有效措施。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第四章第一节:安全运营基本知识可知,预防疲劳驾驶可采取一下措施(1)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和良好的睡眠质量。(2)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提高身体素质。(3)科学安排行车时间,注意劳逸结合。(4)注意休息方式。(5)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等。
3、驾驶出租汽车通过桥梁时,驾驶员应该____。
A、注意桥头的交通标志和提示
B、观察交通情况,在条件允许时安全通过
C、道路条件允许时超速行驶
D、尽量避免在窄桥上会车、制动和停车
答案:ABD
解释:《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第四章第二节:安全运营基本要求可知,通过隧道、涵洞、桥梁时,严格按照限速交通标志规定的车速行驶,严禁超速、超车或变更车道,要及时开启示廓灯、尾灯和近光灯,不得随意停车。
4、出租汽车驾驶员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工作每年进行一次。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第十章第二节:出租汽车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可知,出租汽车驾驶员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实行基准分值为20分的计分制,另外加分分值为10分。计分周期为12个月,从初次领取从业资格证件之日起计算。
5、驾驶员应按车辆____选择合适标号的汽油,燃油标号偏高或偏低都会增加污染物排放。
A、购置价值
B、压缩比标值
C、排放性能
D、最高车速
答案:B
解释:《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第七章第三节:汽车环保知识可知,按车辆压缩比标值选择合适标号燃油,燃油标号偏高或偏低都会造成汽缸和喷油嘴积炭增加,污染物排放增加。
6、出租汽车驾驶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由发证机关____其从业资格证。
A、注销
B、撤销
C、补(换)发
D、审核延续
答案:A
解释:《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第十章第一节: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管理可知,出租汽车驾驶员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有发证机关注销其从业资格证:1.持证人死亡的。2.持证人申请注销的。3.持证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4.持证人机动车驾驶证被注销或被吊销的。5.因身体健康等其他原因不宜继续从事出租汽车客运服务的。
7、把骨折伤员抬上担架时,要遵循医护工作人员的指导,由救护人员按照图示,把手托放在伤员身下,在统一指挥下,一起抬起伤员的躯干,抬上担架。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第八章第二节:乘客突发疾病处置可知,把骨折伤员抬上担架时,要遵循医护工作人员的指导,由三名救护人员把手托放在伤员身下,在统一指挥下,一起抬起伤员的躯干,抬上担架。
8、驾驶出租汽车突遇地震时,应沉着冷静,组织乘客尽快下车,选择空旷地段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行驶的车辆应急避震:司机应尽快减速,逐步刹闸;乘客(特别在火车上)应用手牢牢抓住拉手、柱子或座席等,并注意防止行李从架上掉下伤人,面朝行车方向的人,要将胳膊靠在前坐席的椅垫上,护住面部,身体倾向通道,两手护住头部;背朝行车方向的人,要两手护住后脑部,并抬膝护腹,紧缩身体,作好防御姿势。
9、出租汽车驾驶员在注册期内应当按规定完成继续教育。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第十章第一节: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管理可知,出租汽车驾驶员在注册期内应当按规定完成继续教育。
10、出租汽车驾驶员与出租汽车经营者签订的经营合同应当包含社会保险如何缴纳。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释:《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第九章第二节:合同签订可知,经营合同包含下列内容:(1)经营期限;(2)双方的权利和义务;(3)经营的方式和内容;(4)收益的分配方式;(5)违约责任;(6)争议解决方式;(7)其他条款。
11、汽车在运行中,挡位的选择与换挡动作都对燃油的消耗影响很大。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第七章第二节:节能驾驶操作规范可知,汽车在运行中,档位的选择与换档动作都对燃油的消耗影响很大。在起步时,应根据载重量和道路情况合理选用档位。实验表明:载重汽车分别用一档和二档起步,并将车速提高到每小时30公里时,一档比二档要节省燃料15毫升。同样行驶条件下高档位比低档位省油。所以在一般道路上行驶时,应尽量可能使用高速档行驶,避免低速档高速行驶。
12、下列哪些是不文明驾驶习惯?____
A、行车中向车窗外吐痰、抛扔杂物
B、快速通过积水路段溅湿行人
C、前车行驶速度慢时用远光灯晃前车
D、遇老人过马路时鸣喇叭催促其让行
答案:ABCD
解释:《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第二章第二节:出租汽车驾驶员职业道德可知,“十大交通陋习”包括强行超车、随意并线,在塞抢行,不礼让斑马线上行人,开车接打手机,不系安全带,乱鸣喇叭,随意向车外抛洒物品,发生轻微事故纠缠不挪车,非机动车闯红灯越线和行人过马路不走人行横道、乱穿乱行。驾驶员要杜绝驾驶陋习,保持良好心态,做到文明驾驶,这样才能不至于发生行车事故。
13、如图所示,出租汽车处于待租状态,驾驶员在得知乘客去向后拒绝提供服务的行为属于____。
A、拒载
B、拼客
C、倒客
D、甩客
答案:A
解释:《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第三章第四节:服务技巧和服务禁忌可知,拒载行为包括:(1)车辆在待租状态下,驾驶员在得知乘客去向后,拒绝提供服务。(2)根据乘客通过电讯、网络等方式提出的要求,驾驶员已确认提供预约租车服务,却未按承诺提供服务。
14、下列哪项属于出租汽车运营前的准备工作____。
A、对车辆进行安全检视
B、检查车容车貌
C、检查服务设备、证件和票据等
D、调整心态、检查仪容
答案:ABCD
解释:《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第三章第三节:服务流程可知,运营准备包括(1)按要求对车辆进行安全检视。检查车辆技术状况,备好随车设施和工具。(2)检查车容车貌,整理仪容着装。(3)检查服务设备、证照、票据。(4)检查燃油或燃气是否充足,能否满足运营所需。(5)调整心态,以良好的精神状况投入运营。
15、疲劳驾驶会导致驾驶员____。
A、过度兴奋
B、操作失误增加
C、注意力不集中
D、判断力下降
答案:BCD
解释:《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第四章第一节:安全运营基本知识可知,出租汽车驾驶员在运营过程中疲劳时,会出现视线模糊、腰酸背痛、动作呆板、手脚发胀或精力不集中、反应迟钝、思考不周全、精神涣散、焦虑、急躁等现象。如果出租驾驶员仍勉强驾驶车辆,则可能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出租汽车驾驶员轻微疲劳时,会出现换挡不及时、不准确;驾驶员处于中度疲劳时,操作动作呆滞,有时甚至会忘记操作;驾驶员处于重度疲劳时,往往会下意识操作或出现短时间睡眠现象,严重时会失去对车辆的控制能力。
16、驾驶出租汽车遇紧急情况,在临危处置时可供选择的正确方法有____。
A、急转转向盘躲避
B、控制方向
C、制动减速
D、跳车逃生
答案:BC
解释:《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第四章第四节:安全行车特别要求与紧急情况处理可知,(1)在车速低时发生紧急情况,要判断能否利用转向避开前方障碍物。在道路交通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应优先考虑转向规避撞车,同时制动减速,但切忌急转方向。(2)车速较高时发生紧急情况,切忌急转方向避让,应迅速制动减速,使车辆在碰撞前处于停止或低速行进状态,以减小碰撞损坏程度。高速时急转方向,极易造成车辆侧滑相撞或在离心力作用下倾翻的事故。
17、机动车遇有前方车辆排队等候或者行驶缓慢时,不得____。
A、借道超车
B、占用对面车道
C、穿插等候的车辆
D、掉头
答案:ABC
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五条第一款:机动车遇有前方车辆停车排队等候或者缓慢行驶时,不得借道超车或者占用对面车道,不得穿插等候的车辆。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三条第二款:机动车在遇有前方机动车停车排队等候或者缓慢行驶时,应当依次排队,不得从前方车辆两侧穿插或者超越行驶,不得在人行横道、网状线区域内停车等候。
18、有些口气清新剂含有____,出租汽车驾驶员服用后可能导致“被酒驾”。
A、维生素
B、蛋白质
C、纤维素
D、酒精
答案:D
解释:有些口气清新剂含有酒精,出租汽车驾驶员服用后可能导致“被酒驾”。被认为是酒驾,肯定是含有酒精的东西。
19、导致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各类因素中,人的因素是安全行车的____。
A、主要因素
B、次要因素
C、客观因素
D、外在因素
答案:A
解释:《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第四章第三节:安全运营心理素质可知,引发道路交通事故的因素有人、车、路和环境等,但人的因素起决定性作用。交通安全与驾驶员的心理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驾驶员的心理因素是安全行车的决定性因素,不具备安全心理素质的驾驶员难以保证行车安全。
20、出租汽车经营者聘用未取得从业资格证的人员,驾驶出租汽车从事经营活动的,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处____的罚款。
A、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
B、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
C、50元以上200元以下
D、3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
答案:A
解释:《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管理规定》第四十三条: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出租汽车经营者,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并处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的罚款:(一)聘用未取得从业资格证的人员,驾驶出租汽车从事经营活动的;(二)聘用未按规定办理注册手续的人员,驾驶出租汽车从事经营活动的;(三)不按照规定组织实施继续教育的。